十月的呼伦贝尔大草原秋高气爽,风和日丽,处处呈现出一片收获的景象。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新巴尔虎左旗绵延几百里的边境线上,一串串脚印延伸到了远方,这是新巴尔虎左旗诺门罕布日德边境派出所民警敖日奇朗和他的战友留下的。 2010年,内蒙古大学毕业的22岁小伙子敖日奇朗携笔从戎,从此,使命与责任感深深地烙印在他心中。在经过五个月的培训后,他被分配到呼伦贝尔市新巴尔虎左旗诺门罕布日德边境派出所,一呆便是9年。 初到派出所,他被安排在草原110流动警务室工作。警务室建立在草原深处,只能靠风力发电,电视信号也是那种“小锅盖”,白天不舍得用电,晚上看一会儿电视成了敖日奇朗一天中最大的快乐。但寂寞与孤独让这个正值青春年华的小伙陷入了苦恼:“在这里当兵和我想象的差了好多,每天都盼着休假的日子早点到来,能回家看看父母、见见朋友成了最大的愿望。” 虽然寂寞,但是走访、巡逻、办案、调解纠纷、救助、帮助群众解决困难等工作很充实,渐渐地,敖日奇朗爱上了这片草原:“和牧民做朋友,让我融入了这片草原,草原牧民的纯真平复了我那时年轻躁动的心。9年中,敖日奇朗和诺门罕布日德嘎查的每一位牧民都成了好朋友。 诺门罕布日德边境派出所辖区面积一千多平方公里,边境线长,人员流动频繁,治安管理任务艰巨。因此,派出所在辖区设立了几个警务室,一年中的5月至10月,敖日奇朗都在警务室里度过。 2015年的一天,敖日奇朗来到牧民阿木古勒家,当时正值6月,是牧民一年放牧最繁忙的时节,他帮着阿木古勒剪羊毛、圈赶羊群,不知不觉过了1个月,他的牧羊技巧已经跟阿木古勒一样熟练。 “你现在已经是个老练的牧民了,可你就是没有羊。”阿木古勒和敖日奇朗开着玩笑。从那之后,巡逻执勤之外的闲暇时间,敖日奇朗经常到嘎查内各个牧民家中帮忙干活,“没有羊的牧民”的故事在这片草原流传开来。 方圆一千平方公里的诺门罕布日德嘎查正是1939年“诺门罕战役”的主战场所在地。“这片昔日战场,是现在全呼伦贝尔市乃至全内蒙古最好的牧场之一。” 以前作为一名军人,现在是警察,无论何时,历史时刻提醒着敖日奇朗,“我希望战争永远不要再降落到这片草原,牧民们平安幸福地在这里生活,这也是我们这些移民管理警察的职责所在。” 4月14日,敖日奇朗在边境线巡逻时,途中接到牧民宝某电话称,在一块沙化的草地上发现了一枚半露在外面的炮弹。他迅速赶到,和牧民一起在炮弹周围设置了警戒线,悬挂警示牌,并向旗公安局汇报,等待炮弹爆破专家来处理。 5月21日,当敖日奇朗走访到牧民其某家时,其某急忙跑进蒙古包,不一会儿出来时手中多了一排已经生锈的子弹,他把子弹交给了敖日奇朗。 “这是当年战争时使用的三八式步枪的子弹,虽然已经不能击发了,但是里面的火药还是很危险的,我们长期对牧民进行宣传教育,捡到或碰到当年战场遗留子弹、炮弹一定要及时上交,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敖日奇朗拿着子弹对记者说。 敖日奇朗来到诺门罕布日德嘎查的9年时间里,辖区内治安发案率每年都以5%以上的比例下降,牧民生活从人均年收入几千元上涨到如今的1万多元。 敖日奇朗的老家在距离呼伦贝尔1100多公里之外的内蒙古通辽市库伦旗。入警9年来,他在家里度过的时间加起来不超过9个月,家人成为敖日奇朗工作的快乐源泉。 媳妇包永芳是敖日奇朗的高中同学,2014年从中央民族大学毕业后,断然拒绝了好多北京工作的机会,毅然随夫来到草原。两个人的小家安在了海拉尔区(呼伦贝尔市政府所在地),长期两地分居。 “这么多年来,一直照顾不上家人。孩子出生当天,我也是匆忙从派出所赶到医院,赶到时孩子已经出生了。长期以来,一直是母亲和媳妇在照顾孩子,好多次,孩子半夜发烧,都是媳妇一个人带着孩子去医院,第二天还得坚持继续上班,母亲身体也不好,我每次回家孩子都不认识我了,说我是送外卖的叔叔……”。说到这,敖日奇朗这位草原硬汉眼角有些湿润。 “现在如果有机会让你调离这片草原,你会走吗?”记者问。 “我想走,但是我不会走的,国家的边防线总要有人来守护,这里牧民的纯真、善良时刻感染着我,我已经离不开这里了。”(魏军朋 包旭龙) (责任编辑:澳门赌场官网-澳门官方赌场) |